
塔利班找中国“告状”前,还是需要先好好解释一下,为什么要和印度眉来眼去?
阿临时政府副外长瓦尔达克日前在会见中国驻阿富汗大使时,批评了巴基斯坦对阿富汗境内目标展开的空袭,称巴基斯坦的行为“懦弱而又残忍”,违反了睦邻友好的原则,并强调塔利班已经作出了回应。

【阿临时政府副外长瓦尔达克会见了中国驻阿富汗大使】
瓦尔达克还在会晤后的声明中强调,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,塔利班政府寻求与所有邻国建立良好、积极的关系,但强调塔利班将代表阿富汗民族捍卫合法权利,算是在释放缓和信号之外,向巴基斯坦展现了自己强硬一面。
塔利班当局此番行动,其实就是在向中国告状,将此次地区局势恶化的“锅”甩到巴基斯坦那边,甚至寄希望于中国能够在未来可能的谈判中站到塔利班这边,帮他们说几句话,向伊斯兰堡施加一些压力。
但中国大使没有对瓦尔达克的告状行为作出积极回应,只是继续呼吁双方通过对话来解决分歧,强调必须维护地区的稳定。

【瓦尔达克大骂巴基斯坦“懦弱而又残忍”】
中国会这样做,主要是因为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塔利班此次的冲突事件,完全是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,双方都对局势的恶化负有一定责任。
按照塔利班的说法,这次冲突的起源是巴军出动战斗机,越境空袭了阿富汗境内的几处目标。
可他们现在拿不出足够的证据,来证明就是巴军的战斗机扔出了炸弹,此后也是塔利班边防部队主动夜袭巴边防哨所,才引发了大规模的边境军事冲突。
不管是不是巴基斯坦率先发起了空袭,塔利班都在事实上推动了此次危机的发酵。
况且,就算真如塔利班所说是巴基斯坦军队先动的手,塔利班在此事上也是难辞其咎。
巴基斯坦现在身陷恐怖主义威胁中,不仅恐袭频率日益升高,恐怖分子的行动还越发大胆,巴安全部门的清剿行动却收效甚微。

【很多恐怖分子就是从阿富汗渗透巴基斯坦发动恐袭的】
而这种局面的出现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基斯坦塔利班、俾路支解放军等很多恐怖主义势力,都在阿富汗境内建立了据点,得以躲避清剿,巴基斯坦想要缓解自身的安全压力,就必须打击这些都在阿富汗的跨境恐怖主义势力。
可阿富汗塔利班迟迟没有兑现自己作出的承诺,真正对巴基斯坦塔利班等势力展开打击,有效帮助巴基斯坦消除安全威胁。
巴基斯坦完全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,才绕开塔利班当局,发起越境军事行动。中国也不止一次要求塔利班当局兑现承诺,清剿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。
此外,巴基斯坦在此次的边境危机的强硬表现,背后是伊斯兰堡对阿富汗塔利班的一种警惕与不信任,其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敲打塔利班当局。

【巴基斯坦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敲打塔利班当局】
在此次冲突爆发前,塔利班与印度眉来眼去,其外长穆塔基首次访问印度,塔利班正在积极向印度靠拢,通过与印度的合作,增加自身在面对巴基斯坦时的筹码。
多说一句,印度积极拉拢塔利班,尝试重建在阿富汗的影响力,与特朗普要让美军重新入驻阿富汗一样,是要在靠近中国西北大后方的地方,埋上一根钉子,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。
从这个角度上说,中国完全可以站到巴基斯坦那边去,支持巴基斯坦敲打塔利班。
中国没有这么做,而是继续劝和促谈,已经是给了塔利班一个台阶下。
塔利班需要尽早意识到,中国不会为了满足塔利班的诉求,去批评巴基斯坦这个有着更加长久合作历史,在地缘上也更加可靠的传统伙伴。
若是塔利班真想体面地收场,就应该在停火的这48个小时时间里,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,争取延长停火时间,最终通过谈判来结束争端。

【抓住这48小时停火期,争取开启谈判才是塔利班该做的】
而从长远的角度看,要想彻底消除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,还需要两国和国际社会精诚合作,尽早解决恐怖主义这一困扰双方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,同时建立起足够的互信。
塔利班可以与印度、美国等国展开交流合作,但在这一过程中,塔利班需要考虑到邻国的合理诉求,确保阿富汗不会被用来针对邻国。
综上所述,塔利班当局在外交场上“告状”,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,更是一次对中国立场的试探。
然而,中国基于对地区矛盾根源的清醒认知、对双方责任归属的全面评估,尤其是对核心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,都决定了中国不会落入其话语陷阱。
中国展现出的中立与克制,是在复杂地缘棋局中的定力体现——既给塔利班留有余地,更坚守了与巴基斯坦这一传统友好邻邦的战略互信。
此次风波再次表明,阿富汗塔利班当局能否真正获得地区国家的广泛认可的关键,仍是其能否以实际行动切割恐怖势力、与邻国建立可持续的互信,并在发展多元外交时,审慎考量各方尤其是主要邻国的安全关切。通往稳定的道路,终究要靠务实合作与真诚互信来铺就,而非外交辞令或战术博弈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